网站地图

【中国网】中陕核集团:“硬核”打造“核地质”产业链

2025-09-19

作者:中陕核集团

      七秩芳华,砥砺前行。自1955年以来,中陕核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祖国大地上开启找铀步伐,为我国核工业提供“养料”。

      从当初的核工业西北地质局,到如今的中陕核集团,几经变革中,中陕核人始终奋战在保障国家铀资源安全一线,并立足新发展阶段,通过“一队(院)一矿一链一特色”发展战略,打造“核地质”产业链;围绕民生地质、履行社会责任,构筑群众安全生活“铜墙铁壁”。

      “八个第一”保障国家铀资源安全 

      1982年整合北西部地区铀矿勘查队伍,组建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经过多年成长,西北地质局蜕变为中陕核集团,并逐步发展为陕西省唯一具有核技术应用功能的大型省属企业集团、全国唯一一家保留整建制属地化管理的核工业集团。

      多年来,中陕核集团在西北五省、内蒙及山西进行了大量铀矿勘查工作,完成钻硐探工作量上百万米,提交52个各类铀矿床,创造了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八个第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若干吨原料。

      近年来,中陕核集团迈向新发展阶段,加大奋进步伐,先后发现、勘探华阳川、双龙、光石沟等铀矿床,在松辽盆地、二连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同步实现铀矿找矿重大突破,成为铀矿勘查领域的中坚力量。

     “我们筹集2.3亿元资金,实施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陕西省商丹地区,以及内蒙古测老庙地区三个国家级铀矿整装勘查项目,完成62万米钻探,并新落实华阳川、双龙、光石沟等9个铀矿床。”中陕核集团副总经理岳荣昌介绍,“目前已探明的陕西华阳川超大型铀多金属矿床,铀资源量位居世界第14位,潜在资源量位居世界第9位、国内第1位。”

      2024年以来,中陕核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发现风成砂特大型可地浸砂岩铀矿床,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作为陕西省唯一一支以“核”为特色的传统地勘队伍,中陕核集团形成了一系列技术优势,掌握伽玛测量、能谱测量、氡气测量等放射性勘查技术方法,在“油铀兼探”“煤铀兼探”“钼铀兼探”“铀金兼探”“航空放射性测量”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同时,中陕核集团依托地勘领域技术积累,广泛开展煤田、有色金属勘查工作,先后发现煤、金、钨、锰、锂等多个矿床,为陕西省优势矿种、战略性矿种发掘等贡献中陕核力量。

   “各美其美”迈向补链强链延链 

      近年来,中陕核集团确立“一队(院)一矿一链一特色”发展战略,围绕“探采选冶贸”补链强链延链,业务涉及地质勘查、物化探、测量、钻探、分析测试等方面,开展地质项目上万个,组织实施国家级铀矿整装勘查项目3个、中省基金项目100余个,提交铀、金、煤等大中型以上矿床50余处。

      在“一队(院)一矿一链一特色”发展战略下,集团旗下单位各显神通、“各美其美”。

      1956年成立于山西省垣曲县的二一一大队,于二十世纪60年代“转战”秦岭,在陕西蓝田县开展找铀工作。二十世纪70年代初,二一一大队实现找铀突破,形成“401矿区”。

       二十世纪80年代,二一一大队迈向“以铀为主、综合找矿”发展阶段。面对当时的“找金热”,二一一大队落脚宝鸡凤县、太白等区域,开展金矿勘查,最终在凤县东北区域庞家河找到金矿。


      之后,二一一大队和凤县政府合作,成立陕西庞家河金矿有限公司,实施金矿开采。目前,该公司年处理矿石量达10万吨。

   “随着庞家河金矿的发展,我们实现了从服务企业向工业企业的转变。”二一一大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斌说。

      之后,二一一大队又涉足矿产贸易,实现以综合地质立企、矿业富企、矿品贸易活企的三大产业共同发展格局。

      任斌介绍,在综合地质方面,二一一大队一方面以矿产勘查院为抓手,承接中央、省级项目,一方面设立新疆分公司,在找寻金属矿的同时,形成非金属矿找矿队伍。同时迈向施工领域,开展煤田火区治理等。

      在矿业发展方面,二一一大队正以庞家河金矿为依托,开展外围、深度勘查,力争“十五五”实现产能翻倍。在矿产贸易上,二一一大队从2018年至今,产值逐年递增,2024年产值达17.24亿。

      1955年组建于新疆的中陕核二二四大队,前身为地质部三局五一九大队二十五分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铀矿地质专业队伍之一。60多年来,二二四大队秉承核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探明铀、金、钼、铜、钒、煤等数亿吨资源储量,提交矿床数十个。


      据中陕核二二四大队董事长郭金锁介绍,近年来,二二四大队围绕“一纵多翼”产业布局,形成了以地质勘查为基础、以矿业开发及矿产品加工与贸易为支柱、以测绘地理信息和环保新能源工程施工为支撑、商业地产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二二四大队旗下的新材料公司氧化钼车间,不断突破氧化钼生产瓶颈,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目前年产能稳步增长。

   “硬核”担当构筑群众安全“铜墙铁壁”

      作为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单位的中陕核集团,围绕民生地质、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地灾综防技术,提高减灾、防灾能力,做好“平战结合”对口支援、生态修复治理等各项工作。  

      在地质灾害频发的陕西安康、汉中,中陕核集团于两市区县派驻地质人员,助力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多次地质灾害防治中,中陕核集团勇立潮头、冲锋一线,以专业与担当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

      2015年,陕西山阳县突发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危急时刻,中陕核集团技术团队星夜驰援,争分夺秒开展现场勘查、科学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为救援队伍开辟生命通道争取时间,展现了关键时刻的“硬核”担当。2020年,略阳县强降雨侵袭,中陕核集团逆行出征,踏勘32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帮助734名群众紧急撤离,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在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方面,中陕核集团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在陕西全省范围内布设2097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通过“人防+技防”深度融合,年均精准处置有效预警信息2000余条,成功预警110余起地质灾害,织就智慧化地质安全防护网。

      位于安康市的白河县高级中学滑坡治理项目,是中陕核工勘院的品牌工程。项目实施中,集团不断强化勘查、设计、施工、评估等各环节工作,将项目打造成守护学生安全的‘铜墙铁壁’。

      目前,中陕核集团在地灾防治、矿山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树立了品牌形象,地灾防治项目市场份额稳居全省第一。

      未来,中陕核集团将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推进“一队(院)一矿一链一特色”战略布局,持续拓展放射性技术方法在勘查、选矿、冶炼等地质矿业领域的应用,推进大地质、大产业转型升级,并将在建成“无人机航空物探、地面探测、井中探测、深部探测”四位一体放射性综合勘测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发展新格局。

      在核地质板块,中陕核集团将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发展理念,立足地质勘查开发主业,高举“核”特色发展旗帜,聚力“创建国内一流企业”发展目标,重点打造“核地质”产业链,力争2028年地矿产业营收100亿元,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